NEXT
PREV

教学教研

你的位置 主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双新”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口市琼山中学语文组十月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15 17:31

“双新”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口市琼山中学语文组十月教研活动

主题:“双新”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3年10月24日

地点:海口第四中学高中部三楼录播室

主讲人:刘成、韩婷、叶冬敏

参与者:海口市琼山中学高中部全体语文组教师

活动内容:

第一环节上课:

韩婷《寻文化之根,明修身之本》;

叶冬敏《采撷百家智慧,烛照现实人生》。

第二环节评课。

第三环节讲座培训:刘成(海口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转型的方向和策略》

上课环节

  10月24日海口市琼山中学和海口市第四中学在海口四中举办了一次联合研讨活动。

第一环节上课:

        韩婷老师《寻文化之根,明修身之本》的课题中结合实际运用,让学生根据课题所选的三篇课文书写自己的人生格言。韩婷老师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设计别出心裁,以主题展板制作为情境,分为鉴古、观今、行远三个板块,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高效的进入课堂并完成活动任务。

  学生结合课文并分享自己的人生格言,结合时下——鉴古观今。鉴古区,韩老师运用表格梳理单元中圣贤智慧,通过让同学们在《<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共同点:修身明道,鉴古观今,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人生格言故事,学生的分享给予其他同学和老师很大的感触,通过某个小事件去阐述圣贤的智慧。

  “行远”正是所该班级的班名,韩老师巧妙的以此引出最后一个区——行远区,她鼓励学生尝试用今日所学洞察社会百态、关注时事新闻,去发现自我,并大胆向不合理发声,这样才体现我们的“仁以为己任”,体现我们的“明明德”,体现我们的“止于至善”。

  下面是叶冬敏老师的展示课《采撷百家智慧,对照现实人生》。叶冬敏老师巧妙的以“见字如面”书信的方式引导学生,她的课题新颖独特,叶老师由时下网络流行的心里话投放的方式——“树洞”,去收集时下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通过高频的困惑,她整理出“随行而至”以及“关注自己内心顾及他人的感受”,让同学们运用诸子思想去阐发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写一封解忧信,最后录制《见字如面》诸子文化特辑节目的视频,投稿到B站,共同交流学习。

  围绕这“解忧”的情境任务,叶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完成“解忧信”,并提出要求“要有逻辑性”的表述。 先是确立回信主题,其次选择单元中与困惑相关的概念来探究诸子智慧,最后正式书写信件,疏解现实困惑。在活动过程中,叶老师运用逆向以概念为抓手拎起整个单元,鼓励学生大胆地通过评价量表去评价学习成果展示。叶老师课堂具有语文人的风雅,她通过亲切的笑容,温柔的话语,认真的记录学生的分享心得,和学生一起努力完成活动任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构成了一堂有温度的课堂。

评课环节

  首先是韩婷老师陈述教学思路,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回顾课本内容;其次,提炼修身之道——人生格言;最后,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

        她认为本课应该展示小组作品评比,选出作品分享,才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有遗憾也有收获,日后自己在教学会更注重细节和整体的把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叶冬敏老师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以逆向设计找出本单元的大概念,借诸子思想启发学生。让学生有更深的思考,需要学生形成自己的结构逻辑,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琼山中学语文组副组长邹富铭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都很好的让学生运用诸子思想去解决问题。叶冬敏老师根据需求产生目标——解惑。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符合“教学评一体化”。韩婷老师的课题较原生态,实现了查资料、目标的执行,进行文化传承的了解。

  海口第四中学罗明蔚老师肯定韩婷老师课堂的实用性,回归高考。建议重点在联系实际关注当下,深入剖析,应让学生去反应生成的东西如:“巴以冲突”的深入剖析,落到主题目标更好。叶冬敏老师强调的是逻辑的表达,这个意识很好。两位老师给我们一个方向,找抓手拎整个单元,值得我去学习借鉴。

  第四中学高中部语文组组长林豪英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题都注重情景设计,设计到位,文本细读,叶冬敏老师的树洞方式给学生联系自身问题去思考,韩婷老师的一个主题三个区的设计让学生从自己人生格言出发,联系当下社会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设计思路。

  最后由海口市教研员刘成给两位老师教学建议:

        首先,要意识到评课的重要性。要满足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如韩婷老师的“展板”设计,叶冬敏老师的“见字如面的树洞”设计。其次要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韩婷老师实现“古为今用”的教学活动,叶冬敏老师让学生运用诸子思想“医者自已”。第三,学习评价是以持续性的学习评价检测整个学习过程。韩婷老师没有呈现展板,学生分享是我们熟悉的概念,应放开让学生做展板,找寻陌生的概念,才能在课堂上获取幸福感。

       叶冬敏老师打分制应优化,优秀的作品需要分享,普通的作品更要分享,才能从普通作品中找到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这样才有利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报告环节

  刘成老师基于“双新”背景下进行教学培训。新课标提出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它旨在将评价融入教学中,使评价与教学环节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重点是将评价作为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与教学相互渗透。它不仅关注学生在最终评估中的表现,也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它可以促进教学和评价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促进教学改进的循环。同时,教学评一体化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评价的反馈和利用,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持续性的教学改进,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识别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师要真实的参与,鼓励学生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论证,拓宽学生的展示成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功。

  要想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评估,确定如何证明学生达成目标;最后安排多样的学习活动和方法,指导学生。

  前路漫漫亦灿烂,任重而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教学如无涯之海,我们也应采撷诸子思想,修我们教学之道。

【分享】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

高中部地址:海口市新大洲大道396-2号  电话:0898-65989040    初中部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10号 电话:0898-65867990 0898-65865247

琼ICP备160023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