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高一年级同课异构暨新教师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

来源:海口市琼山中学发布时间:2020-01-09 15:00

化学组高一年级同课异构暨新教师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

12月份化学组第2次教研活动记录

《元素周期表》同课异构

时间:2019年12月23日

参与人:卢世宝、吴运泰、丁小龙、梁学芳、崔海英、詹少仪、王忱、吴乾湘、吴秀清、黄奕文、汪洋、郭丽丽、曾垂玉、陈垂胜、吴月荣、杨亦巧、刘位德、薛引旺、叶慧婷、陈泽智、丁彩云、何振柳、李月华、曾悦

  丁彩云老师系师徒结对陈垂胜老师的徒弟,丁老师的《元素周期表》由元素周期表的制作和发展历史开始引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序数、周期、族等内容。

  利用层层的提问,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和族之间的关系,学生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种类的数目等。

  学生利用刚学习的知识判断并写出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丁彩云老师指出表示元素位置的表示方法,并指出学生的不足及错误之处。

  第二节由杨亦巧授课。杨亦巧老师同样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从分析初中已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入手,杨亦巧老师逐步引出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学生层层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周期与族的情况。

  利用某周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理解“位-构”的关系,引导学生写出元素的位置。

  评课阶段首先由陈垂胜老师整体分析了本内容的情况:课标中的要求是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位置、性质的关系,备课、教学设计的书写一定要抓住重点,利用已学知识层层突破,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杨亦巧老师介绍这节课的设计思路:由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引入新课学习,利用原子结构理解“构-位”的关系,继而再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写出元素的位置。

海口琼山中学触屏版

高中部地址:海口市新大洲大道396-2号 电话:0898-65989040

初中部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10号 电话:0898-65867990 0898-65865247